Q:何谓抑制率? |
|
若检测的样品中含氨基甲酸盐剂及有机磷剂等农药时,乙醯胆硷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,吸光值的变化减缓。以对照组做为基准,由降低的吸光值可计算出乙醯胆硷酯酶受抑制的程度,进而可估算样品之农药毒性。 |
Q:抑制率是如何计算出? |
|
对照组之吸光值 - 样品之吸光值 |
Q:生化法的合格标准是如何制定出? |
|
现行生化法的判读标准,是由台北市卫生局会同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及相关局处,于 1993 - 1994 年间进行生化与化学两种检验并行之联检制度,即先于市场进行生化快筛拦截农药残毒超标(enzyme inhibition positive; EIP)蔬果,再取样由卫生局以化学法复验后,依「安全容许量」标准判定样品是否违规。以此为依据订定酵素抑制率 45%为生化法之「超标标准」,实施迄今已 20年。 |
Q:结果如何判读? |
|
抑制率 ≥ 45% 者:具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,不建议食用。 抑制率介于 35%~45% 者:具有部份有机磷或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,建议多加清洁后再食用。 抑制率 10%~35% 者:属合格范围,无安全疑虑。 抑制率 ≤ 10% 者:属相对安全范围内。 |
Q:哪些产品可以检测? |
|
目前已可检测 200多种以上之蔬果、茶叶、稻米、新兴蔬菜、辛香作物及中草药等农产品。除少数特殊样品外,大多数农产品都可以检测。 |
Q:有哪些样品无法检测? |
|
蔬果:绿芭蕉、杨梅。 香辛料:薄荷、迷迭香叶、皮萨草叶、来姆皮、姜黄粉、百里香叶、郁金香粉、甘草粉、山艾叶。 中草药:甘草片、当归、川芎。 |